1.把太陽能熱水工程的儲熱水箱放置在低處,比方鍋爐房內、公開室、就近的空間場地上,最好不要選擇在屋頂裝置儲熱水箱。這樣既能夠減輕建筑物載荷,又能夠消弭因水箱漏水形成房屋漏水而損壞室內裝修費事,還便于保溫和系統防凍。
2.選用非承壓水箱,承壓水箱不用處理上水問題,還能做到有壓供水。但是為處理簡單的兩個問題,非要運用承壓水箱嗎?有沒有估量到承壓水箱帶來的負面影響?價錢高、不平安,單單從供熱水的質量來說,它就很難做到恒溫出水。冷水頂進水箱,熱水降溫,于是洗浴時水溫越來越低。在工程上運用承壓水箱形成本錢陡增和裝置不便。
3.設計容積較大的水箱,水箱容積大到不只能容下該賓館估計一天耗費的熱水量,還容下正常晴好天氣下一天由太陽能所產出的熱水量。
4.水箱內熱水溫度上下平衡,一切太陽能熱水系統水箱水溫都是分層,上熱、下冷,溫差到達10℃以上。水箱內水溫先涼后熱(必需放掉大量冷水),先熱后涼(涼到不適合洗浴時仍有大量熱量滯存箱中)形成糜費。只要讓水箱水溫上下分歧合適洗浴,才干讓一切熱水發揮功效。
5.單箱系統優勢大,系統由于太多散熱外表積形成供熱水才能降低和工程本錢增加,違犯節能準繩,增加占空中積。
6.用一臺水泵完成多項工作,太陽能熱水工程離不開水泵,普通狀況下,運用3臺水泵很平常,一臺用來搜集太陽熱量,一臺用來搜集鍋爐能量,再有一臺用于供水管路的循環和加壓。但是這3項工作所發作的時間段不相同,而且都是自水箱吸水,流經一定安裝后,又回到水箱。所以只需用3只電磁閥依照一定條件來開通或截斷3條不同途徑,就完整可用一臺水泵完成3項工作。
7.電熱管的科學用法,科學運用電熱管的辦法是把電熱管裝置在為其量身定做的、體積極小的鋼制或不銹鋼制的扁平狀箱殼內,作為一個獨立承壓加熱元件,對水箱停止補熱或補水。經過水電連控,讓電熱管在活動水的沖刷環境下分發熱量。
8.倡導無功耗防凍技術,冰凍是太陽能集熱器的克星,用什么方法應對大有考究。大多數人士采用直接對立方式,你越冷我越加溫,用電的(伴熱帶),用溫水的(抗凍循環),還有用氣的(引氣除霜),對平板集熱器和真空管集熱器防凍有效。
9.要遠離“雙循環”,雙循環也是一種防凍措施。從外表上看它不耗能,但實踐上它既耗能又費錢,由于冰冷時節,被降溫的防凍液需求吸收能量再次升溫,降低系統有效得熱,間接換熱方式糜費大量太陽能熱量。例如:把一杯15℃的冷水放進50℃的熱水盆中去“浴”熱,沒有20多分鐘很難到達熱均衡。假如把冷水直接倒入盆中,馬上就能夠完整摻混平均。
10.適溫保送熱水,許多賓館向客房保送的熱水溫度都在55℃以上,旅客運用時要經過勾兌冷水降到40℃以下。過高溫度的加熱致使熱水的貯存和保送都有相當熱量向外流失。假如能做到只保送40℃或稍高的溫水,能夠節約不少能源。